夜奶,喂or不喂?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可能是最头疼的一件事了,大半夜地不喂奶,宝宝嗷嗷叫,吵得一家人都睡不着觉,可是每天半夜起来喂奶,妈妈也想安心睡觉啊,该如何解决呢?
夜奶是必须喂的,只是说喂到什么时候就需要家长们自己好好判断一下了。
第一个月:未满月的宝宝如果一次睡觉超过4小时仍没有醒来,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需要叫醒他吃奶;
2月龄之前:绝大部分宝宝在夜晚都会频繁地醒来喝奶,妈妈们坚持按需喂养就行了;
满2月龄后:可以适当减少一次夜奶,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增加了,他可以一次喝入更多的奶,所以就没那么容易在半夜饿醒了;
2-4月龄时:有些宝宝可以一觉睡五六个小时了,让他睡到自然醒吧,妈妈们不用担心宝宝会饿着。这个月龄喝配方奶的宝宝有很多已经不需要吃夜奶了,但总体来说,在孩子6个月大之前,大部分宝宝都可能需要喝2次以上的夜奶。
6月龄左右时:宝宝通常会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牙,虽然说奶瓶喂养比母乳喂养更易造成龋齿,但如果宝宝无论是白天小睡还是夜间睡觉时总是一边喝奶一边睡觉,仍旧是有可能患龋齿的。另外,频繁地喂夜奶让妈妈们身心俱疲,第二天又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宝宝呢?
所以,从宝宝6个月大左右起,温和断夜奶这件事就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什么情况下说明宝宝并不是因为饿了才醒来喝奶?
如果你的宝宝虽然每天晚上都会频繁醒来要吃奶,可每次都吃不了几口就又睡着了,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并不是宝宝饿了,而是他需要通过吸吮寻求安抚。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造成夜醒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饥饿之外,还有肠绞痛、发烧、热了冷了、尿了、出牙不适等原因。如果是身体上的不适造成的,或许喂几口奶能快速帮助宝宝再次进入睡眠,妈妈也能少受点折腾。
该如何温和地减少夜奶次数呢?
1、定时喂养:从孩子4-6个月大起,不管是配方奶还是母乳喂养,都尽量规律喂奶间隔时间,做到定时喂养。一般来说,孩子4个月大后两顿奶间隔4小时比较合适,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的,这需要妈妈们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哦。
2、尽量减少造成夜醒的诱因:比如调整好室内温度;睡前先小便尽量减少半夜换纸尿裤的次数;出牙痛且伴随发烧的话,可以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减少不适;有鼻塞咳嗽的宝宝半夜尽量抬高上半身睡觉;肠绞痛期间的宝宝需要更多的抚慰,比如顺时针按摩腹部或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尝试趴睡等等,如果腹胀明显还可以服用西甲硅油缓解。
3、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虽然宝宝刚出生的最初两三个月总是吃了睡、睡了吃,可我们仍旧需要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培养他晚上睡觉白天玩耍的习惯。尤其是当孩子略大一些后,白天应该尽量减少睡眠时间,如果一觉超过3、4个小时最好提前叫醒他,傍晚前最好别安排小睡;培养固定的睡前仪式,比如洗澡――听故事或在床上玩耍一会儿――喝睡前奶――听舒缓音乐入眠;夜间喂奶时不要开灯,尽量保持安静。
4、睡前喝饱奶:在宝宝临睡前可以尽量给他喝饱一些,具体加量多少就需要多“问问”宝宝的胃了,喝奶粉的宝宝晚上一般都不容易醒来,一是因为奶粉比母乳更抗饿,二是婴儿们更喜欢依恋妈妈的奶头而不是橡胶奶嘴;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睡前奶尽量让宝宝吸吮得久一些;如果宝宝已经加了辅食了,睡前除了喝奶外再吃点米糊也是可以的。只是,千万不要把宝宝给撑坏了哦,吃太饱也有可能让他睡得不踏实呢。
如果下决心断夜奶,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确定宝宝半夜醒来喝夜奶并不是因为饿了,而是一种习惯的话,为了你和宝宝的睡眠健康,也为了减少宝宝患龋齿的机率,妈妈们是该下决心断夜奶了。
1、先想办法让孩子接受奶瓶,如果宝宝半夜醒来可以先用奶瓶喂水试试看;
2、宝宝夜醒后,尽量延迟满足他。比如宝宝凌晨1点醒来,可以不要那么快响应他,有些宝宝兴许见没人理会自己哼唧几下就又睡着了;如果他开始闹起来,妈妈们也尽量不要立刻喂奶,先想办法哄睡,如果能延迟到1点半再喂奶,那就算成功了;第二天,你可以在昨天的基础上再延迟一些……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夜醒的间隔时间就会逐渐拉长。
3、晚上让爸爸来照顾宝宝。没错,如果你下决心断夜奶了,晚上先暂时换爸爸来照顾宝宝吧,宝宝半夜醒来后见身边躺着的不是妈妈,估计也知道这夜奶是吃不成了,虽然很有可能要哭闹一番,但坚持几天就好了。不要认为这样做会给宝宝的心理造成伤害,因为白天妈妈还有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他并不会因此就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
成功断夜奶后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断奶了?
绝对不是。
如果你有心,大多数宝宝在1岁前都是可以戒掉夜奶的。戒掉夜奶只是为了帮助宝宝睡得更安稳,可这和“断奶”是没有任何必然联系的。实际上,现在主流的指导意见都是鼓励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至孩子满2周岁或更长时间,就算是1岁后不再喝母乳了,也应该在吃辅食的基础上再喝适量的配方奶或牛奶。
文章部分内容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