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幼教
给孩子贴“正标签”,让育儿更省心
新闻标签
发布日期
2016-09-18 09:46:08
阅读
1239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但负面的心理暗示就像硫酸雨,会侵蚀着孩子的心灵,滋生出与大人意愿相反的言行和表现,这样的例子其实在家庭中屡见不鲜,但遗憾的是无数家庭却熟视无睹,甚至充当无知的执行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1.孩子口吃

  事实上,不少孩子在2,3岁的时候都会出现暂时性的口吃,这是由于孩子们语言的表达速度跟不上大脑思考的速度,所以会出现词句表达不流畅的现象。但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口吃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大人过多的斥责和负面标签,给孩子传递了不良的心理暗示,孩子就有可能较难摆脱口吃的行为。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说话不利索时就斥责:”看你!真是一个结巴!以后变成结巴没人要你,不准这样说话!“孩子没有因为妈妈的阻止而变得说话顺溜,相反每次说话因为过于紧张而更加结巴了,现在已经7岁,说话仍旧不利索,家人甚至一度怀疑孩子是否智力有缺陷,但孩子的智商测试结果是正常的。

         2.不吃蔬菜的丹丹

  4岁的丹丹感冒没胃口,妈妈炒了一盘丹丹平时最爱的大白菜,丹丹一口也没动。这时刚从农村来的奶奶说:”这妞儿不爱吃蔬菜,这一点像他爸爸。“爸爸在一旁附和:”我的女儿当然像我。“丹丹感冒好了之后,奶奶又在饭桌上说:“丹丹不爱吃蔬菜,就多吃点肉,奶奶等会给你削水果吃。”丹丹很高兴地答应,一顿饭吃完了,丹丹一口蔬菜也没吃。没多久,奶奶回农村了。丹丹开始抗拒吃蔬菜:“我不喜欢吃蔬菜!我跟爸爸是一样的。”妈妈纳闷了,妞儿以前从来没有不喜欢吃蔬菜呀,怎么感冒完了就不爱吃蔬菜了?

  大人的心理暗示为什么这么容易左右孩子的言行?因为爸妈是孩子们心中的权威――爸妈这样说我,我一定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即使他们以往没有这样的行为,他们也会在言行上往大人嘴里的那个“我”靠拢,这就是暗示带来的结果。

  所以爸妈们最好避免比如孩子爱尿床、孩子懒惰、孩子好吃、孩子粗心大意……这些不良的负面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一开始只是偶尔出现,被“贴”多了就变成真的了。

  给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表达正面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还能让育儿变得更省心,尤其一定要避免负面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影响,是每位父母都应该警惕的。

文/BBunion编辑部
首页 | 品牌中心 | 课程中心 | BBunion资讯 | 加盟BBunion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专题页 |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早教加盟中心 | 早教加盟 | 早教中心排名 | 早教加盟网 | 早教中心 | 早期教育 | 早教 | 早教投资 | 早教机构 | BBunion早教 | BBunion国际早教 | BBunion | 早教加盟 |

地址: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3号泰地海西中心B座17层                    备案号:闽ICP备14009374号-2
Copyright ©福建省港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电话: 400-0078-777    0592-598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