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季,在孩子的呵护上需要更加的细心与用心。天一冷,怎么给宝宝穿衣服成了让粑粑麻麻头疼的大问题。穿少了担心冻出毛病,穿多了又怕捂出病,如何把握这个度呢?一起来了解宝贝冬季穿衣法则。
给宝宝穿多了有什么危害?
1、孩子被层层包裹,行动不便,运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成长发育。
2、剥夺孩子接受耐寒训练的机会,降低身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反倒会使机体调节能力变差。
3、穿得过多,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捂热综合症”。孩子的身体都限制在厚厚的衣服里,身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衣被里的温度越来越高,长久的高温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循环系统功能衰竭。
给宝宝穿多少衣服合适?
婴儿:《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中指出,除非温度非常高(24℃以上),否则新生儿都要穿几层衣物来保暖。而同等温度下,婴儿衣物应该比成人觉得舒适的衣物厚度多一层。
1岁以上:无论何种气温条件下,应该以健康成人(父母)感觉舒适的穿衣量为上限,最多和孩子的父母亲一样。
Ps:早产儿或是患病或者体质差的宝宝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衣物。
怎样判断穿多了还是穿少了?
摸颈背部?YES!
如果宝宝脖子和背部交界部位的皮肤温热,面色正常,说明穿着适宜;如果那里感觉湿湿的,表明保暖过度,应减少衣物。
另外,在确定没有生病的前提下,若孩子手脚发冷,有小鸡皮疙瘩、汗毛竖起等现象,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
摸手脚?NO!
孩子的四肢循环较差,冬天手脚常常是冰凉的,因此摸手脚并不能确定孩子穿多了还是穿少了。
在家时怎么给宝宝穿?
在室内温度稍低的环境下,可以给宝宝穿:
一件打底的棉毛内衣+保暖背心+一件开襟式外套或套头式毛衣,下装为保暖内裤或厚实些的棉线裤,让宝宝活动自如又不失温度。
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则要适度减衣,尽管做减法好了。
睡觉时怎么给宝宝穿?
睡袋是宝宝睡觉时的最佳选择:
小月龄的宝宝有惊跳反射,可以选择包裹式睡袋;宝宝会翻身后,可选择能将手露出来的睡袋;宝宝会站之前,可以选择不分腿的睡袋;宝宝会站了,可酌情选择分腿睡袋;使用尿不湿的宝宝最好选择双头双向拉链、三头三向或两侧拉链的睡袋;考虑性价比的妈妈也可以选择袖子可脱卸、颈部、肩部可调节、下摆可延长的多用成长型睡袋。
外出时怎么给宝宝穿?
5度以下,需要给宝宝穿上厚厚的带帽的羽绒服;
5-10度可选择保暖内衣+厚羊毛衫+羽绒服;
10-15度可选择纯棉内衣+羊毛衫+普通棉服。
另外,冬天带宝宝出门,要记住一条原则:小宝宝可能需要比大人多穿一层,随时带一件外套在身旁,以便及时增减。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如果天气太冷,可以再给宝宝裹一层毯子。但注意,一旦进入暖和的地方,则需要拿掉毯子、脱去防雪装和帽子,以免过热。
给宝宝穿衣服的注意事项:
1、合理增减衣物
气温变化大的时候,以及冬天室外和暖气室内转换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周围温度及时增减衣物。对于好动的孩子,在活动和玩耍时,应视情况脱去外衣,及时给孩子擦汗、喝水。
2、别穿这些衣服
化纤衣服: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气感。
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这些衣服可抵御风寒,但容易刺激皮肤引起瘙痒过敏等症状。
3、注意保护头部
头部是小宝宝的主要散热部位,寒冷的天气出门,最好给宝宝戴上一顶帽子。但戴帽不宜过厚,过厚容易引起头部出汗,反而易受风寒。
4、不要使用围巾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穿戴长长的围巾容易发生勒伤等危险情况。建议能不用围巾就别用,如果一定要用,可使用无绒球等装饰物的围脖而非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