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发生非常多的让爸爸爸妈妈妈头疼的事情。为了孩子以后能健康的成长,爸爸妈妈需要关注孩子的敏感期,那么孩子会经历哪些敏感期呢?作为爸爸妈妈又要怎么样去面对这些事情呢?
孩子经历的敏感期
敏感期的孩子总是会做出非常多的古怪的事情,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要么令爸爸妈妈头疼,要么令爸爸妈妈尴尬。
1、语言敏感期
半岁到5岁的宝宝会出现语言敏感期。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宝宝会密切关注着爸爸妈妈的语言。有时候他们还会咿咿呀呀的学说话。
2、手部敏感期
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满一岁了以后,他们的小手就会出现一个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宝宝喜欢啃自己的小手,除了这个很多孩子都会做的标志性的事情以外,孩子也会非常喜欢把手能够拿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吃;孩子不但用手拿东西吃,还喜欢用手去捏东西,尤其喜欢去捏乳房。除了妈妈的乳房,孩子对于一些软软的东西都特别偏爱。他们在享受着这个捏的过程;接着孩子喜欢用手丢东西,然后享受着爸爸妈妈把东西捡起来给他们再次丢出去的欢乐。
3、感官敏感期
差不多在2岁到6岁左右,孩子就会慢慢过渡到了感官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用眼睛注视世界,要是看到了好看的节目就会一直不换台;他们喜欢用嘴巴去探索世界,老师喜欢用嘴去咬各种东西,不管干净与否;他们喜欢用耳朵聆听世界,每次听见音乐时他们扭动身躯,当出现刺耳的声音时就会变得不开心。
孩子出现敏感期,不用特别担心,不过爸爸妈妈要如何应对呢?
1、正确引导
当孩子出现感官和语言敏感期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要是孩子语言出现了错误,那么爸爸妈妈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改正。在感官敏感期时尽量少让噪音干扰孩子,最好是让孩子多听音乐或多亲近大自然,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2、别发脾气
爸爸妈妈工作累,生活压力大,如果遇到了孩子的敏感期时,爸爸妈妈说了几句但孩子不改的时候就会特别烦躁。尤其是在孩子出现手部敏感期时,爸爸妈妈气不过就会骂孩子,会打孩子的手。事实上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工具,要是爸爸妈妈特别凶地对待孩子的话,那么孩子或许会小心翼翼,变得内向。
总之爸爸妈妈对待敏感期的孩子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耐心的呵护,多给孩子最合适的陪伴与爱,让孩子在最好的环境里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