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延续了两千多年,被实践证明过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了历代来具有高尚人格的伟人们,以及爱国爱乡的中国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时期就应该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熏陶,为一个人做人“立规矩”。有了这个“规矩”才能够“成方圆”。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忽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及西方文化经典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文化传统最为深厚的国家,更是不容忽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这无异于自绝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
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就是指在向圣人迈进的人。即在儿童时期打下经典教育坚实基础的人们。
读经分为三个阶段:
一、听经阶段。这个阶段是0岁到3岁。
二、读经阶段。这个阶段是3岁到13岁。
三、解经阶段。这个阶段是13岁到70岁。
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幼儿读经教育,就是要利用孩子幼儿时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反复的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也是孩子本身的爱好。当然,家长不需要准备太多有价值的书让他们背诵,只需要一些文字上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记忆力,当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孩子将一生都会受益。
人类自然而然的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根据相关专业学家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记忆力是从0岁开始发展的,1-3岁便会有明显的变化。3-6岁的进展更加迅速,所以,在婴幼儿期间,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便能够保证孩子的优质发展。
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读经更是如此。好读经不求甚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代的不说,近代的国学大师也好,学界精英也好。更为引人注意的是:他们从小读的是一样的圣贤书,但他们之间的思想观念却大不相同,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证明。如果是“甚解”,就会彻解,而彻解必同解。
由于三岁以前语言能力还不健全,所以主要是听经。三岁以后开始读经。读经多了,最好是背诵经典。少儿读经,是指3岁至12岁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背诵熟记中国文化的经典。经典教育并不是专制文化教育,而是多元文化教育,在此年龄段的儿童,处于语言摹仿期,有摹仿成人语言的本能倾向,背诵记忆不像成人是痛苦之事,完全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天性,而不像西方教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压抑儿童的本性。
让一个婴幼儿接受国学文化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能够长远的默默的变化气质,使得他的生命进入某种深度,提升了人格品质,造就人才,这就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期盼。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社会青年问题,大家也知道,原因不在于经济上,而在于孩子本身的文化教养问题上。社会风气的肤浅,是整个社会的衰象,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
以上便是BBunion国际早教关于“国学教育”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给各位家长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