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已经越来越被人所熟知,但是却常常被狭隘化的理解,很多人虽然开始认同早教,但是却对一些理念存在误区,导致自己的孩子接受了错误的早教。早教是0到6岁的孩子根据其在敏感期自身发展的特点,利用专业的方法和道具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早教等于让孩子学习知识,这显然是对早教狭隘化的理解。
有一些地区的早教机构存在上门早教的项目,但是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家的积极性会比较低,其实这是因为早教中心的环境中,同龄的孩子比较多,孩子更喜欢这样的氛围,大人往往居高临下,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但这并不是否认家庭教育的意义。早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成长而不是给孩子压力。
早教并不是让孩子学习知识,而是通过感官刺激,运动、语言、音乐艺术、性格教育等等来引导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竞争性人才。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根据其敏感期的发展特点和大脑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早期教育。家长企图把早教等同于学习,希望孩子可以认字学外语,这都是会让孩子误入歧途的导火索。过早的学习,孩子只是模糊的记忆和模仿,一时的智力和能力,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很能力。
家长不能把老一辈的教育理念拿来带入现代早教,要深刻认识到早教是一个专业性极高的科学教育。很多家长选择早教的时候会选择双语早教,这里又存在一个很大的狭隘化理解。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学外语。其实,孩子在2.5岁之前处于一个母语还不稳定的阶段,在这之前让孩子接受外语的学习,是会影响孩子对于母语基础的扎根。所以家长不要过早让孩子接受外语学习,要在孩子母语稳定之后再进行外语的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认为只要把孩子放进早教班就完成了早教的过程,其实孩子的早教是基于家庭教育的。言传身教才是家长在向孩子提出一切意见前应该做的。家长如果在日程生活中没法做到言传身教,反而寄希望于早教机构,那孩子是不可能获得全面细致的早期教育的,这无异于竹篮打水。每个孩子的性格或行为习惯或三观都会在幼年时期,收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中变数最大的当然是父母或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所以家庭环境中人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成长中一切的思维逻辑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
家庭教育结合早教机构教育的作用显然要大过单纯的早教机构教育。家,是人的起点,好的家庭教育会为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打好基础。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这座大楼的钢筋水泥,人生的第一课堂如果没有做好,那么之后的无数课程都很难弥补了。
早教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把早教狭隘化,在帮孩子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要注意找适合孩子的早教,不要带着误区为孩子选择。同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结合早教机构科学专业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
以上是BBunion国际早教针对“上门早教”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