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玩具能够有效开发宝宝的大脑思维,让宝宝不断地思考玩法,但是那么多的教玩具到底哪一个是能够起促进作用的呢?BBunion早教加盟觉得越是简单的玩具,就越能够发挥作用。
1、沙子
沙子与很多物品的触感不同,抓起一把沙,让它慢慢从指间滑落,便能提供丰富的触觉感受。如果加上不同比例的水,沙子更是充满不可预知的奇妙变化,对宝宝而言,绝对是极富吸引力的玩具。所以,请不要以“怕脏”为由,剥夺了宝宝玩沙的机会。
2、黏土
黏土的可塑性非常好,不论是揉、抓、戳、压、捏、挤,还是拍与打,都能给宝宝提供触觉刺激、学习控制动作力量及控制的好素材。一开始可在宝宝眼前把东西包在黏土中,引导宝宝用手指把东西抠出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然后可让宝宝自行按压或揉捏,从“搓汤圆”玩起,再依能力做出不同造型的东西,还可从不同颜色的黏土学习认识颜色及玩出混色的趣味。
3、拼图
拼图让宝宝学习如何利用视觉线索,将部分组织拼为一个整体。由于拼图是需要拆散、重组的玩具,因此,在拼凑的过程中,也可逐渐增强宝宝对挫折的忍受度。在刚开始玩拼图的时候,应该从三四片的数量与大块的图片开始玩起,父母别急着帮宝宝完成成品,应放手让宝宝去大胆尝试,让他学习思考如何根据图块的颜色、位置与方向做出正确的组合。
4、声光玩具
对1岁半前的宝宝而言,必须通过感官来学习。因此,经碰触、拍打、拉扯等动作能发出声音或移动位置的声光玩具,便是最好的学习媒介。王加恩医师指出,在玩的过程中,宝宝可建立简单的因果关系(因为按压会使玩具发出声音或移动位置),借此开启宝宝探索外界的兴趣。同时,父母也可观察宝宝的反应是否有异常,比如示范如何玩玩具时,看宝宝是否会模仿;在玩具移动位置时,看宝宝的眼神是否会追视、是否会寻找玩具等。
5、积木
积木可说是陪伴宝宝最久的玩具,除了依不同阶段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玩法,也可随个人想法变换出各式造型,对启发宝宝的认知能力大有助益。玩积木可认识形状、颜色和数量,同时学习分类与配对的概念,并在堆叠中练习大小肌肉的控制力与手眼协调的能力。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积木可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如各种建筑物、轨道等。在一次又一次的堆叠中,难免会发生倒塌,而在反复的堆叠、倒塌、再堆叠的经验中,可培养宝宝的挫折忍受力,而在与其他人一起玩积木时,又可培养宝宝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6、玩偶
在幼儿时期有了玩偶的安抚陪伴,幼儿的安全感与情绪将较为稳定。有些父母担心因为担心过敏而不让宝宝玩绒毛玩偶,多少有点可惜,其实,只要宝宝不是天生过敏体质,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再者来说,就算特别担心过敏,也只需对玩偶勤加清洗即可。
宝宝与玩偶互动的状况,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父母还可从中观察并了解宝宝的发展状况。比如有的宝宝会学妈妈照顾自己的样子,喂玩偶吃饭或哄睡觉,;而有的宝宝则可能把妈妈骂自己的样子“复制”到玩偶身上。所以,玩偶不仅是宝宝的“玩伴”,也是父母的一面教养“明镜”。
3岁前的宝宝着重于手部的操作,能动手操作的玩具才会令宝宝觉得更有趣。因此BBunion早教中心觉得爸爸妈妈不必烦恼于要买什么玩具给孩子玩耍,重要的是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让宝宝不断玩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