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们的年纪渐渐增长,他们真的比以前懂事多了,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但是伴随着孩子的成大,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学会撒谎了,也明显不愿意和自己说心里话了。
孩子习惯性的撒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品德问题,这种撒谎常常和一系列过失行为连在一起,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撒谎其原因,多半是因为惧怕,因为惧怕某种处罚而寻求的暂时逃避。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撒谎呢?
当孩子公然地通过骗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到底该不该管?如果不管,会不会导致以后撒谎成性?是否要揭发孩子的骗人行为?妥不妥当?
一、家长要学会倾听。
不管是什么原因的撒谎,家长在冷静的前提下,让孩子有申诉、辩解的权利,听完孩子的话再表态,然后针对孩子的谎话,再用事实把孩子的谎话揭穿,切忌不要轻易用“你又撒谎”,或者“我更本不相信你的话”之类的语言,要知道人一旦失去别人的信任,会产生逆反心理,那撒谎的缺点可能会真正成为今后犯罪行为的温床。
二、家长要保持冷静。
当知道自己孩子撒谎了,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打人骂人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因为它可以不经过任何思考。面对孩子的撒谎,而许多时候他们还不承认,家长是比较容易动怒的,因而,在面对孩子撒谎时,家长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才去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会因为惧怕而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前面的谎言。
三、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大部分孩子撒谎都是因为害怕受到处罚或者是害怕挨打挨骂。如果是因为惧怕而撒谎,家长也要好好分析下,这引起惧怕的原因是不是和家长不实际的要求有关系,比如,给孩子订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分标准,也不管孩子的自身基础如何。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的撒谎就和家长有一半的关系,作为家长是不是也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对孩子单纯的管理太严了?是不是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过于武断了,片面的要求孩子必须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让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下产生惧怕心理,不得用撒谎的方式来暂时逃避惩罚。
温馨提醒
家长安定下来反思自己:自己和孩子在一起时,是不是内心总是平和而幸福的?是不是总是在怀着喜悦的心情欣赏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要找出原因,解决自己的问题。
家长好好地感受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普遍被阳光照耀着,在心灵深处有哪一个角落是阳光照不进去的,那个地方是不是让自己痛苦的地方,然后找到那是什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反思一下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不是非常和谐;如果不和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无论解决这些不和谐有多么困难,都要集合矛盾的双方来一起消除这个不和谐的因素。
以上三个问题如果都获得了解决,孩子就不会用案例中出现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及时改变孩子,让孩子有个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