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幼教
孩子错位的人生设计,与教育有关?
新闻标签
发布日期
2019-02-26 17:29:55
阅读
3955
  近年来,关于教育、房价的话题的讨论不断进入视野,学区房和教育到底有多大关系,早已成为一个谜题,而这背后折射的是父母的焦虑和教育资源的争夺。但其实教育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格局,永远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时时担心被甩落飚进的列车,那人生的意义只能继续在风中飘,继续在时代浪潮的拥挤里不安和焦虑。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生活也不该有成败,它只不过是一种选择。

  这几乎已是一场全民大讨论了。

  房价,学区房价,读书,成功,本该毫不相关的命题,硬是凑了一桌。

  身边每个人都在讨论房子,所有人都在说房价。你想抽离其中,确实困难。

  没房的人焦虑,怕彻底上不了这趟车,有房的人也在焦虑,担心新一轮的财富分配,自己无缘。

  在坐着火箭飙升的房价面前,每个人都深深无力着,是呀,你再努力奔跑又怎样呢?还是跑不过房价啊!你拼命创业,你学富五车,都敌不过别人缓缓伸出五个手指,“我有五套房”!

  所以,段子手们说,清华毕业都买不起学区房,还买学区房干啥?可这依然挡不住大家购买学区房的热情,也按不住以天计价的学区房价跳涨。

  学区房究竟还和教育有多大关系,这已然是道谜题。

  有朋友最近也在看学区房,每次梳洗精神,斗志昂扬去看房,然后灰头土脸,铩羽而归,“北京有钱人太多了,有人揣着全款,看到好房源,在中介门店直接秒拍。”对,那是好几百万、近千万的房子,并非白菜。

  这样的环境里,人很难不焦虑,“我必须赶紧、马上抢到一个学区房”,本是想给孩子争取更好教育资源的心态异化成了对阶层入场券的争夺。为何买学区房?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不知道,这样的初衷是否还有人记起?

  教育成了军备竞赛,成本高昂不只是学区房。

  每到周末,学而思门外是北京最堵的地方之一,除了奥数、英语这种课外辅导机构,各种技能班、特长班,也是门庭若市。一些名声好、性价比高的特长班,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辅导,家长要上好闹钟,守着官网,定时秒杀,比双十一还壮烈。

  朋友曾形容过自己的心情,捧着钱,等电话,如果被通知,允许交钱,那简直如神宠幸。这时候,就不要谈什么教育溢价了。

  小一点的孩子顶多上上早教班,去下游乐场。从幼儿园开始,才算开启培训班之旅。音乐、美术是标配,要么唱歌跳舞,要么学项乐器,这是基本的美育。体育的话,足球、游泳、棋类、武术,至少得参加一项吧。英语呢,或阅读,或表演,也总归要有。七七八八算下来,一个孩子平均参与的兴趣班得四到五个。单纯谈费用,一年四五万的花费是少的,如果再来点马术、冰球这些高档运动,七八万、小十万不在话下。

  这只是课外的。幼儿园的学费,公立园能控制在一千出头,但普通家庭基本别想。私立幼儿园,最一般的一个月大约四千多,而那些号称双语或基于某教育理念,往往要五六千,乃至七八千、上万。

  等到了小学,学区房、学费高昂的私立或者民办校的高昂学费、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机构,一样样都摆到了眼前,如果两个孩子,费用还要双倍。

  而这些还都只是基本款。

  是的,教育已然成为一场成本高昂的军备竞赛。

  那我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如此全力投入,是真的因为孩子需要吗?并不尽然。

  或许,一个很重要原因,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在上。

  举个简单例子,朋友曾是坚定地不报班家长,高调主张,童年要还给游戏。可上了小学,在无情地现实面前,她还是败下阵来。小学一年级,因为什么班也没上,自己孩子只能做十以内加减法,而上了辅导班的孩子,知识已进阶到分数和小数点。更可怕的是,班上一半的同学至少掌握了三位数以内加减法。没了成就感,老师也不再用心教。朋友的孩子每天一头雾水地上完课,一脸沮丧地回了家。

  我们在用教育寻找确定性

  其实,这一代父母很多是70、80后,我们接受了完整的应试教育,更清楚地知道,知识和技能的娴熟并无意义。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别说三位数加减法,开根号也是so easy。所以,何必让幼小的孩子,争分夺秒,用大量时间去做毫无意义的比拼。

  道理都懂,可我们依然马不停蹄。

  为什么?因为你就是觉得我不能掉队。

  资源总归是有限的。就算人人有份,先到的人也能挑到更好的。

  这点来看,纵使时代进步,我们和父母并无二致。我们总嘲笑他们不排队,上公交、地铁一窝蜂地往上挤,那是因为,他们真正经历过极度匮乏,不拼命挤,可能真就上不去车,而下趟车还会否抵达终点?谁也说不好。

  所以,当我们争抢着买房,排队报各种班,这又有什么差别呢?

  所谓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可控。未知的时间面前,我们渺小和无力。于是,试图找寻确定,想抓住些什么。而教育,成了最好的抓手。

  我们相信,教育依然是进阶之道,能通往更多的资源。买学区房的人,美其名曰要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环境,可他们从未真正期望平等,只不过想让自己孩子能更靠近鄙视链的顶端。

  无论学区房还是各种才艺、技能培养,我们只希望更好地武装孩子,争夺资源时地形更有利。

  此前看到一篇文章《被学区房撕裂的中国教育??底层应试教育、中产素质教育、顶层精英教育》,文中提到底层应试教育在锻造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让孩子有用、听话,中产的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工艺品,目的在帮孩子变得更好,以便被挑选。而真正的精英教育里,孩子们不需要更好,他们是挑选别人的人,只需有更强的决策能力。

  是很残酷。教育本该是无用之学,可当我们投入这场成本高昂的军备竞赛,我们就是将其视作工具,看成通向明日更好生活的路径,当做面对巨大不确定的安慰。

  生活不该有成败,它不过是一种选择

  当用房价来衡量人生得失,社会就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

  此时,教育被看成武器,当做强身健体的补药,可这个逻辑并不永远成立。

  曾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是农业社会为了控制阶层流动,彼时,读书考试是为选贤任能,将最优秀的头脑纳入统治集团,读书做官,官僚掌握土地,土地生产财富,有钱人继续读书。唯此代代相继,农业社会才保持着稳定。

  然而,现代社会,这一逻辑早已断裂。读多少书和挣多少钱,并没啥必然联系,学校传授的知识技能也并不必然带来财富。虽然,知识依旧是力量,依然能改变命运,但都是先作用于人的心性,改变一个人的视野格局,以此彰显。

  指望教育直接得来致富的金钥匙,获得阶层跃升的通行卡,可能远没有早些年投身北京各大楼盘来的实在。

  学区房、教育、资源,这本就该是一码归一码,毫不相干的几档事。虽然,这么说有悖观感。但的确,走过三十而立,我明白的第一个道理就是,生命永远千疮百孔。我们只远观到别人的华美锦袍,却看不见上面爬满的虱子,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生命的无常和限制。

  那些真正强壮的人并非最富有、最成功、拥有最多资源,而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与苦痛,依然能热气腾腾,依然会无比真诚地热爱生活并投入其中。

  听起来,这有些唱高调,可人只有真正清晰自己内在的需求,才会满足。如果眼睛只瞟在上涨的房价,永远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时时担心被甩落飚进的列车,那人生的意义只能继续在风中飘,继续在时代浪潮的拥挤里不安和焦虑。

  无论逃离还是留下,每一个答案,每一条道路,无非一个选择,不会更好,也没有更坏,你拿自己能承受的,去换得你所希望的,负担得起,就交换,负担不起,只能放弃。不用强求,不必艳羡。因为他人付出的交换,可能你不敢,也不愿,或者无法割弃,就好像,把灵魂交给魔鬼。


文/BBunion编辑部
首页 | 品牌中心 | 课程中心 | BBunion资讯 | 加盟BBunion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专题页 |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早教加盟中心 | 早教加盟 | 早教中心排名 | 早教加盟网 | 早教中心 | 早期教育 | 早教 | 早教投资 | 早教机构 | BBunion早教 | BBunion国际早教 | BBunion | 早教加盟 |

地址: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3号泰地海西中心B座17层                    备案号:闽ICP备14009374号-2
Copyright ©福建省港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电话: 400-0078-777    0592-5980277